专家观点——国内FPGA芯片行业投资逻辑及风险概述
专家建议未来5年内,投资团队关注中国FPGA市场可依据先C端后B端,先应用场景后技术开发,先产品级后芯片级的投资逻辑注入资金。投资逻辑:
由C端至B端:中国范围C端市场(应用侧)易出爆款,短期内高清云游戏、高清视频可催生大量应用场景。随用户端应用场景数量增加,设备对底层计算资源依赖度提升,市场规模扩容较快,专家建议投资团队寻找有应用落地价值的细分场景进行投资(金融大数据分析、图像视频处理、基因测序、精准医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C端应用成熟后,投资团队可集中考虑B端需求,被投对象可集成解决方案、FPGA第三方,自主开发PaaS平台,针对银行客户、政府客户等提供产品化服务。
由场景至技术:FPGA芯片底层技术研发难度高,投入大,专家建议投资团队应从场景投资逐步过渡至技术投资,技术投资思路可参考海康、大华、深鉴科技等企业研发模式。该类企业利用FPGA半定制化基础做边缘侧芯片(倾向人脸识别、安防轨迹跟踪、新零售场景摄像头等),该类技术基于既有硬件做再开发,投资风险相对底层技术研发较小。
投资风险:
芯片研发方面,初创企业如无大厂支持,易面临资金、技术困境。
风险规避:
避免购置大量FPGA硬件:投资对象可采用阿里云、腾讯云等数据中心提供的FPGA云服务。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如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新疆某云渲染数据中心大量部署GPU、FPGA基础硬件。
深挖应用场景输出功能特性服务:无法于短期内迅速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可推出针对细分场景的专用FPGA芯片,仅输出算法,经由代工厂推出芯片,在得到应用场景市场验证的背景下提供具备针对性功能特性的板卡解决方案。 专家观点——国内FPGA芯片行业投资逻辑及风险概述 专家观点——国内FPGA芯片行业投资逻辑及风险概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