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FPGA?
FPGA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缩写,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是Ross Freema于1985年发明的,当时第一个FPGA采用2μm工艺,包含64个逻辑模块和85000个晶体管,门数量不超过1000个,当时他所创造的 FPGA被认为是一项不切实际的技术,他的同事Bill Carter曾说:“这种理念需要很多晶体管,但那时晶体管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所以人们认为Ross的想法过于脱离现实。但是Ross预计: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晶体管密度翻一翻),晶体管肯定会越来越便宜,因此它必将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技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正如Ross所预言的,出现了数十亿美元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市场。但可惜的是,他已经无法享受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oss Freeman在1989年已经与世长辞了,但是它的发明却持续不断地促进电子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知道构成数字逻辑系统最基本的单元是与门、或门、非门等,而门电路是由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等元件构成的,然后与门、或门、非门又构成了各种触发器实现状态记忆。FPGA同样也属于数字逻辑电路的一种,也是由最基本的元件构成的。一片FPGA可以在内部集成上亿个门电路,打破了以往使用数量繁多分立器件实现电子装置的历史,不仅电路面积、成本大大减小,而且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般来说,FPGA内部是由最小的物理逻辑单位LE(logic element)、布线网络、输入输出模块与片内外设组成的,而最小物理逻辑单元是指用户无法修改的、固定的最小单元,设计者只能将这些单元通过互联线将其连接起来,然后实现特定的功能。一个LE是由触发器、LUT(显示查找表(Look-Up-Table)简称为LUT,LUT 本质上就是一个RAM。它把数据事先写入RAM后,每当输入一个信号就等于输入一个地址进行查表,找出地址对应的内容,然后输出。)与控制逻辑组成的,从而同样可以实现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
随着FPGA集成度的不断增加,其内部的片内外设也越来越多,可集成SRAM(SRAM是英文Static RAM的缩写,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SRAM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而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每隔一段时间,要刷新充电一次,否则内部的数据即会消失,因此SRAM具有较高的性能,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点,即它的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但是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且功耗较大。所以在主板上SRAM存储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积)、Flash(FLASH闪存 闪存的英文名称是"Flash Memory",一般简称为"Flash",它属于内存器件的一种,闪存则是一种不挥发性( Non-Volatile )内存,在没有电流供应的条件下也能够长久地保持数据,其存储特性相当于硬盘,这项特性正是闪存得以成为各类便携型数字设备的存储介质的基础,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AD、RTC(Real-Time Clock, 实时时钟芯片)等外设,真正用单芯片方案完成系统
设计,所以我们所理解的FPGA最底层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门电路构成的,然后由门电路构成最小的物理逻辑单元,然后再通过布线层将这些最小物理逻辑单元连接成用户需要的特定功能,我们所需要控制的仅仅是布线层之间的互连开关,这也是我们编程的对象,通过这些开关来改变功能。
FGPA按工艺分主要有SRAM工艺和Flash工艺(工艺是针对它们的编程开关来说的)两类,基于SRAM工艺的FPGA最大的缺点是掉电数据会丢失无法保存,所以由FPGA构成的系统,外部还需要增加一个配置芯片用于保存编程数据,在系统每次上电时都需要从配置芯片中将配置数据流加载到FPGA 中,然后才能正常地运行,其优点是灵活性很强。而基于Flash架构的FPGA在掉电后不会丢失数据,无需配置芯片,上电即可运行,其特点非常类似 ASIC,但却比ASIC更加灵活可以重复编程。由此可见如果用基于Flash架构的FPGA来取代ASIC的话,不仅风险大大降低,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地下降。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