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4|回复: 3

在同步电路中影响性能都有哪些方面呢?传输延迟,惯性延迟怎么形成的呢?

[复制链接]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3-9 15: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 :在同步电路中影响性能都有哪些方面呢?传输延迟,惯性延迟怎么形成的呢?映射到硬件上怎么形成这种现象呢?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3-9 15: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

在连续分析课程中,我们将介绍,信号在系统中全时间轴连续取样点上的分布规律,工具和重要特征。

一根导线,如果理想化,没有分布电阻,没有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这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这样一根理想的导线,在其输入端加载频率可变的信号源,在接收端,观察收到的信号。

理想情况下,无反射,无串扰,无衰减。则输入端信号的电压/电流特性在输出端完整体现。例如输入端无论是10M,100M,1G或100G的波形,在输出端均无失真的得到。

但,即便是理想传输线,输出和输入也一定有一个特性不同,就是时间特性。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接近光速,而高速电路的电磁波的四分之一波长,的确有可能接近实际的电路板尺寸。因此,传输时间不可以忽视。这就是传输延迟(Transport Delay)。

在理想传输线情况下,输出端信号,应该有一个相对于输入为TransportDelay的右移。

至于惯性延迟,则要将这根理想传输线,回到人间,它就一定有分布感抗特性,这个分布感抗,会使得输入信号的某些频谱能够以比较低的衰减通过,另外一些则会以比较高的衰减通过。

经过惯性延迟,输出端信号不能够得到与输入端完全相同的频率特性,或者高端信号丢失了,或者低端信号丢失了。

在具有惯性延迟构成的连续信号系统中,输入端为了正确的工作,就要去以比较低的频率特性工作,以吻合惯性延迟的特性。

惯性延迟的这种非线性特性,不仅是分布感抗,而且三极管的时钟输出时间,建立保持时间等,均属于惯性延迟。系统要正常工作,就必须在惯性延迟约束的范围内工作;反之,需要提供工作速度,就需要减少系统的惯性延迟和传输延迟。

以上这些内容,应该在连续信号分析课程中重点讨论。
奋斗的小孩 发表于 2018-3-11 17: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
zxopenhl 发表于 2018-3-12 09: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惯性延迟,则要将这根理想传输线,回到人间,它就一定有分布感抗特性,这个分布感抗,会使得输入信号的某些频谱能够以比较低的衰减通过,另外一些则会以比较高的衰减通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pga论坛|fpga设计论坛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5-5-2 18:54 , Processed in 0.0684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