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2|回复: 4

ADI许智斌:ADAS领域传感技术融合是趋势

[复制链接]
zxopenhl 发表于 2017-4-5 14: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作为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的关键落地点,已然成为各大科技巨头及创业公司的新战场。

ADAS战场最新形势分析

ADI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许智斌表示,对于ADAS这个“战场”,传统汽车厂商更趋向于通过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场景的不断丰富,逐步从辅助驾驶过渡到半自动驾驶,进而最终实现无人驾驶;某些高科技公司则希望通过各种外部传感器实时采集海量数据,处理器经过数据分析然后根据机器学习长期积累的驾驶经验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过渡到无人驾驶的阶段。

但是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都脱离不开感知及处理两个步骤,在未来的几年中,负责感知的各类车载传感、通信器件及负责处理的车载处理器,以及负责执行的各个零部件仍然将是半导体厂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点投资及发展方向。

另外,传感器的融合是目前比较缺失的技术,不少公司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加快步伐,但还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影响ADAS应用市场起量的关键

许智斌认为,目前影响ADAS应用市场快速起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是ADAS系统的成熟度,客户的接受程度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

系统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是ADAS系统成熟度的最直观的体现。ADI为巩固汽车安全系统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ADI在2016年收购了Vescent Photonics 公司的固态激光波束转向技术,进一步增强集成激光雷达系统的性能,克服目前庞大的机械式设备在可靠性、尺寸和成本等方面的诸多缺陷。

这些年ADI汽车安全系统技术从安全气囊和电子稳定控制应用中的惯性MEMS传感器,到24GHz和77GHz的汽车雷达,过去二十年,ADI的各类解决方案挽救了众多生命。现在,拥有这项创新技术,对于打造更紧凑、稳健的激光雷达系统,以及在全球所有新款车型中配备该项经济实用的安全功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未来无人驾驶雷达传感技术趋势

目前,ADAS系统必须依靠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一系列传感器技术,才能有效提供前向防撞预警、盲点监测、行人检测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摄像头广泛用于目标识别,毫米波雷达系统采用射频电磁波测距和目标探测。激光雷达使用激光波束测距,同时也可以精确地识别对象。扫描式激光雷达系统可检测道路上或附近的目标,并可覆盖毫米波雷达系统和摄像头的盲点区域。

无人驾驶包含多种传感器和处理器,其中感知识别、地图等组件模块有望成为国产突破口。以目前ADAS系统产业链情况分析,可以判断未来感知识别、地图等组件模块等有望成为国产化突破口,而决策模块由于涉及到整车控制,技术门槛较高,预计仍会掌握在整车厂商及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依然会是未来无人驾驶中雷达技术的主流。雷达技术在远距离,天气恶劣等情况下将发挥巨大作用,配合视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激光雷达等等,建立起成体系的传感器系统,各司其职,扬长避短,给到车辆和驾驶员正确的环境信息。我们认为24GH在雷达在成本和开发难度上还是有优势的,会在中国等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五年后,可能会慢慢过渡到77GHz雷达。

视觉传感技术与雷达传感技术各有优缺点,短时间内无法相互取代。在成熟的ADAS系统中,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技术。视觉技术可以用于提供路线偏差预警、安全车距预警、、交通信号识别、智能前灯控制、物体检测/分类、行人检测等功能,但对于恶劣工况的鲁棒性较低。雷达传感技术可提供前/后停车帮助、安全车距预警、车道变换辅助、盲点检测、碰撞缓冲刹车系统、全速范围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功能,但是无法识别标识,比如路标。

ADAS中国市场机遇及ADI规划

1.处在变化非常迅速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时代。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等,都会在今天和不远的将来给全球和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中孕育着新的机会。比如,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汽车半导体产业在最近2年发展迅速,相关的厂商生意快速崛起。

2.汽车芯片已不是单单的硬件产品,而是和软件已经生态环境紧密相连。这为传统的汽车半导体产商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可以在芯片的基础上发展软件和系统服务,让客户设计更加简便,也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3.芯片厂商可以结合本身在其他领域的优势,创造和引领新的技术和功能趋势,在带来更有价值的功能的同时,也赢得自我发展和成功。

4.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机会大于挑战。因为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国家对自动驾驶和ADAS技术也有明确的鼓励和指导,这给了中国汽车生态链上的公司很多的机遇,特别是传感器软硬件设计,机器学习,传感器融合等等。而且国内新的ADAS企业总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由和经验,发展特别迅速。

新形势下,ADI会继续推广已经在客户端开发和量产的视觉ADAS处理器BF60x系列。在24GHz车载雷达方面,ADI的2发4收方案与竞争对手相比拥有更好的距离、速度、角度分辨率及更高的测量范围,它有着业内最低的功耗和极具竞争力的套片价格。同时,根据国内客户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已有车载24GHz雷达芯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新的雷达芯片的投资,我们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传统技术优势,在生产工艺、功耗、性能及集成度等方面带来新的突破。

为了加快从芯片走向最终产品的进程,ADI在过去几年里,努力和国内客户以及第三方伙伴合作,逐步建立了从硬件,软件,算法,到系统的生态环境和支持构架,可以给客户提供多种客制化的服务,加速产品的开发。

许智斌最后强调ADI有能力,同时非常乐观,且愿意和中国的汽车企业公司一起合作,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开发ADAS相关产品,推进自动驾驶的发展和普及。
星坠天际 发表于 2017-4-5 16: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感器软硬件设计
zxopenljx 发表于 2020-7-7 0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ADI许智斌:ADAS领域传感技术融合是趋势
zxopenljx 发表于 2023-10-26 14: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ADI许智斌:ADAS领域传感技术融合是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4-6-16 04:19 , Processed in 0.0762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