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9|回复: 8

简谈 IIC总线

[复制链接]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6-21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又到了每日学习的时间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 IIC 总线设计。
       


        一、概述:
        IIC 是Inter-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发音为"eye-squared cee" or "eye-two-cee" , 它是一种两线接口。
        IIC 只是用两条双向的线,一条 Serial Data Line (SDA) ,另一条Serial Clock (SCL)。
        SCL:上升沿将数据输入到每个EEPROM器件中;下降沿驱动EEPROM器件输出数据。(边沿触发)
        SDA:双向数据线,为OD门,与其它任意数量的OD与OC门成"线与"关系。

        二、输出级
       
       

        每一个I2C总线器件内部的SDA、SCL引脚电路结构都是一样的,引脚的输出驱动与输入缓冲连在一起。其中输出为漏极开路的场效应管,输入缓冲为一只高输入阻抗的同相器,这种电路具有两个特点:
        1)由于SDA、SCL为漏极开路结构(OD),因此它们必须接有上拉电阻,阻值的大小常为 1k8, 4k7 and 10k ,但1k8 时性能最好;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2)引脚在输出信号的同时还将引脚上的电平进行检测,检测是否与刚才输出一致,为"时钟同步"和"总线仲裁"提供了硬件基础。
       
        三、主设备与从设备

        系统中的所有外围器件都具有一个7位的"从器件专用地址码",其中高4位为器件类型,由生产厂家制定,低3位为器件引脚定义地址,由使用者定义。主控器件通过地址码建立多机通信的机制,因此I2C总线省去了外围器件的片选线,这样无论总线上挂接多少个器件,其系统仍然为简约的二线结构。终端挂载在总线上,有主端和从端之分,主端必须是带有CPU的逻辑模块,在同一总线上同一时刻使能有一个主端,可以有多个从端,从端的数量受地址空间和总线的最大电容 400pF的限制。  

        * 主端主要用来驱动SCL line;
        * 从设备对主设备产生响应;

        二者都可以传输数据,但是从设备不能发起传输,且传输是受到主设备控制的。
       


        四、速率:

        普通模式:100kHz;
        快速模式:400kHz;
        高速模式:3.4MHz;
        没有任何必要使用高速SCL,将SCL保持在100k或以下,然后忘了它吧。



        时序部分:

        1.空闲状态

        I2C总线总线的SDA和SCL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时,规定为总线的空闲状态。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释放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起始位与停止位的定义:

        * 起始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高到低的跳变;启动信号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 停止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低到高的跳变;停止信号也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3.ACK
        发送器每发送一个字节,就在时钟脉冲9期间释放数据线,由接收器反馈一个应答信号。 应答信号为低电平时,规定为有效应答位(ACK简称应答位),表示接收器已经成功地接收了该字节;应答信号为高电平时,规定为非应答位(NACK),一般表示接收器接收该字节没有成功。 对于反馈有效应答位ACK的要求是,接收器在第9个时钟脉冲之前的低电平期间将SDA线拉低,并且确保在该时钟的高电平期间为稳定的低电平。 如果接收器是主控器,则在它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发送一个NACK信号,以通知被控发送器结束数据发送,并释放SDA线,以便主控接收器发送一个停止信号P。
       

        如下图逻辑分析仪的采样结果:释放总线后,如果没有应答信号,sda应该一直持续为高电平,但是如图中蓝色虚线部分所示,它被拉低为低电平,证明收到了应答信号。

        这里面给我们的两个信息是:
        1)接收器在SCL的上升沿到来之前的低电平期间拉低SDA;
        2)应答信号一直保持到SCL的下降沿结束;正如前文红色标识所指出的那样。
       

        4.数据的有效性:
        IIC总线进行数据传送时,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我的理解:虽然只要求在高电平期间保持稳定,但是要有一个提前量,也就是数据在SCL的上升沿到来之前就需准备好,因为在前面I2C总线之(一)---概述一文中已经指出,数据是在SCL的上升沿打入到器件(EEPROM)中的。
       

        5.数据的传送:
        在I2C总线上传送的每一位数据都有一个时钟脉冲相对应(或同步控制),即在SCL串行时钟的配合下,在SDA上逐位地串行传送每一位数据。数据位的传输是边沿触发。



        工作过程

        总线上的所有通信都是由主控器引发的。在一次通信中,主控器与被控器总是在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

        1.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

        主设备发送起始位,这会通知总线上的所有设备传输开始了,接下来主机发送设备地址,与这一地址匹配的slave将继续这一传输过程,而其它slave将会忽略接下来的传输并等待下一次传输的开始。主设备寻址到从设备后,发送它所要读取或写入的从设备的内部寄存器地址; 之后,发送数据。数据发送完毕后,发送停止位:

        写入过程如下:
       
        发送起始位
        * 发送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选择位;释放总线,等到EEPROM拉低总线进行应答;如果EEPROM接收成功,则进行应答;若没有握手成功或者发送的数据错误时EEPROM不产生应答,此时要求重发或者终止。
        * 发送想要写入的内部寄存器地址;EEPROM对其发出应答;       
        * 发送数据
        * 发送停止位.
        * EEPROM收到停止信号后,进入到一个内部的写入周期,大概需要10ms,此间任何操作都不会被EEPROM响应;(因此以这种方式的两次写入之间要插入一个延时,否则会导致失败)
       

        详细:
       

        需要说明的是:①主控器通过发送地址码与对应的被控器建立了通信关系,而挂接在总线上的其它被控器虽然同时也收到了地址码,但因为与其自身的地址不相符合,因此提前退出与主控器的通信;

        2.主控器读取数据的过程:
        读的过程比较复杂,在从slave读出数据前,你必须先要告诉它哪个内部寄存器是你想要读取的,因此必须先对其进行写入(dummy write):

        发送起始位;
        * 发送slave地址+write bit set;
        * 发送内部寄存器地址;
        * 重新发送起始位,即restart;
        * 重新发送slave地址+read bit set;
        * 读取数据
        * 主机接收器在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也不会发出ACK信号。于是,从机发送器释放SDA线,以允许主机发出P信号结束传输。
        * 发送停止位   
       

        详细:
       

        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6-21 1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zhangyukun 发表于 2018-6-22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lixirui 发表于 2018-6-22 09: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7-26 17: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7-27 13: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7-30 11: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楼主| 晓灰灰 发表于 2018-8-8 13: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谈 IIC总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4-3-29 09:33 , Processed in 0.0774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