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3|回复: 0

跨时钟域处理

[复制链接]
fpga_feixiang 发表于 2018-7-23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三种方法

打两拍
异步双口RAM
格雷码转换
1. 打两拍方法

  在进行uart串口通信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个不理解的问题,在接收模块中,小梅哥采取的设计方式是接收进行一步同步化处理,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同步化处理呢?串口通信的设计,接收的波特率一般是发送波特率的16倍,单bit传输,我的理解是,在发送波特率下的串口数据传输到接收波特率下时,这个过程是跨时钟的,对于小工程而言,不进行同步处理貌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工程对精度的要求比较强,外界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进行同步化处理,下面我将学习第一种针对单bit的跨时钟域处理方法:打两拍。打两拍的方式,其实就是定义两级寄存器对数据进行延拍。





  如上图,第一个时钟域将数据发送过来后,在第二个时钟域里用两个D触发器把接收数据进行延拍,中间没有任何组合逻辑。





  为什么是进行两级延拍呢?从上面的时序图可以看出,data是第一个时钟域的数据,Q1,Q2是第二个时钟域的触发器,在同一个clk时钟下,假设当clk的上升沿来临时,刚好采集到的数据是data的跳变沿(因为数据在有0变为1的时候,显然不是垂直上去的,它有一个建立时间,所以clk的上升沿采集到跳变沿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话Q1接收的数据会处于亚稳态,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保证,在clk下一个上升沿,data是稳定的,Q1基本上可以满足第二级寄存器的保持时间和建立时间的要求,出现亚稳态的几率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如果多加寄存器进行延拍,只是对Q2的数据进行了延拍,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选择进行两级延拍来处理单bit数据的跨时钟域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pga论坛|fpga设计论坛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5-5-5 15:25 , Processed in 0.0609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