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分享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5|回复: 3

基于SOPC的交错APFC变换器设计

[复制链接]
fpga_wuhan 发表于 2017-8-19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针对基于串行结构控制器(如MCU、DSP)设计的交错有源功率因素校正(APFC)变换器存在运行速度慢、动态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控制的交错APFC变换器架构。该架构采用并行结构FPGA作为开发平台,以NiosⅡ软核处理器为核心,运行速度快,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文中设计了系统各模块的IP核,并构建了交错APFC变换器的SOPC系统。800 W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功率因素校正效果好、峰值限流能力强、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关键词: 串行结构;交错APFC;SOPC;并行结构

    中图分类号: TM61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7.07.034


    中文引用格式: 阎昌国,龚仁喜,刘小雍. 基于SOPC的交错APFC变换器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7,43(7):135-139.

    英文引用格式: Yan Changguo,Gong Renxi,Liu Xiaoyong. Design of interleaved APFC convert based on SOPC[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7,43(7):135-139.

0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由此引发的电网谐波污染也日益严重,研究已表明,有源功率因素校正(APFC)电路是遏制谐波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1-3]。与传统的APFC电路相比,交错APFC电路因具有功率因素高、输入电流纹波小、转换效率高以及控制能力强等优点,更能适合电力电子装置高大功率场合发展的现状需求[4-6]。而在电力电子装置架构中,控制器作为核心,在提升系统性能与提高转换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APFC架构来说,存在着运行速度慢、效率低及动态特性差等缺陷,这与现有APFC变换器中的控制器大多采用串行结构式(如MCU[7-8]、DSP[9-10])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开发基于并行结构的APFC控制器对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解决电网谐波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控制的并行结构交错APFC变换器架构,并通过一个800 W的样机测试结果来验证了本方案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1 基于SOPC的交错APFC系统架构

    图1示出基于SOPC的交错APFC变换器架构。该架构的控制核心为一款性价比较高的FPGA,其不仅拥有丰富的I/O端口和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而且还支持Nios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为整个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控制方法采用了双环PI控制,被测模拟信号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FPGA(图1虚线框部分)进行处理后生成两路PWM信号,对主电路并联的两个Boost电路进行交错控制,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开关器件的应力,降低了电子器件选取及系统设计的难度,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等级。

dy1-t1.gif

2 PI控制器的设计

dy1-2-x1.gif

dy1-t2.gif

2.1 电流环PI控制器

dy1-gs1-2.gif

dy1-t3-wsy.gif

2.2 电压环PI控制器

    在双环PI控制下,电压外环的响应速度远小于电流内环,但在APFC中,为防止vo中2倍工频电压纹波引起输入电流畸变,一般要求其穿越频率fcv尽可能地小于100 Hz为宜。本文选取fcv为10 Hz,由文献[12]知Gvi(s)的传递函数为:

dy1-gs3-4.gif

    其中kv取0.01。将各参数值代入式(4),当 Gvc(s)的比例系数取0.04,积分系数取1.88时,可得Gv(s)的频率响应如图4所示。可知经校正后,电压环低频增益有所提升,穿越频率约为10 Hz,且相角裕度约为80°,满足设计要求。

dy1-t4.gif

3 SOPC系统构建

3.1 前端数据采集

    在设计的交错APFC变换器中,需要同时采集系统的输出电流、输入交流侧的整流电压、电感L1的电流以及电感L2的电流四路信号,故选用了四通道十二位同步数据采集器AD7874[13]。因NiosⅡ的工作时钟通常在100 MHz或以上,这远远大于AD7874的工作时钟,为解决两者间时钟严重不匹配的问题,采用了一个异步高速的FIFO来对AD7874转换所得的数据进行缓冲存储。因此得到了图5所示的前端数据采集模块的顶层硬件原理图,将其编译、综合及仿真后,得到图6所示的功能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所设计前端数据采集模块能正确按照AD的工作时序完成外部数据的采集、转换及存储。

dy1-t5.gifdy1-t6.gif

3.2 自定制Avalon外设

    因基于NiosⅡ软核处理器设计的SOPC系统是靠Avalon总线对外设进行访问,因此在构建交错APFC的SOPC系统时,自定制了符合Avalon总线接口的外设PWM、电压PI控制器及电流PI控制器模块。其结果如图7所示,可知自定制Avalon外设各模块均能顺利的添加到SOPC系统中。

dy1-t7.gif

3.3 系统总体构建

    将已设计好的各分模块依据图2进行连接,得到了由图8示出的交错APFC的总体SOPC系统构建图。图中PLL为全数字锁相环,其输入接外部时钟,经倍频后得到3路时钟信号,分别供给NiosⅡ软核处理器、前端数据采集ad_fifo及存储器sdram。由图8可知,所构建的SOPC系统能顺利地完成编译、综合及引脚分配,证实该系统能成功嵌入FPGA中。

dy1-t8.gif

4 实验结果

    为验证本文理论的正确性,采用Altera-EP2C8Q 208C作为数字控制器,实现了基于图1的800 W样机实验系统。相关电路参数为:输入为交流全电压85~265 V,输出电压vo=395 V,开关频率fS=65 kHz,输出电容Co=390 μF,升压电感L=L1=L2=250 μH。

    图9示出了实验样机的实测波形。其中图9(a)与图9(b)分别为变换器低压、高压满载下的交流侧输入电压电流波形:可知输入电流能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并与电压保持同相位,证实系统具有良好的功率因素校正功能。图9(c)与图9(d)分别为低压、高压满载下功率开关管的漏源电压与电流波形:可知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呈现出相互交错的状态,且在电流上升到峰值时,开关管会迅速关断,证实系统能正确实现交错控制,且具有较强的峰值限流能力。图9(e)与图9(f)分别为低压、高压带0~2 A动态负载下的输出电压(示波器已设置-360 V偏置)、电流波形:可知输出电压在输出电流切换的瞬间能快速响应,且无明显的过冲现象,波动峰峰值小于输出电压的5%,证实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电压波动小的特点。

dy1-t9.gif

5 结论

    研究了交错APFC变换器及其在FPGA上的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实现的交错APFC变换器架构,给出了有效的控制器设计、前端数据处理、自定制Avalon外设及SOPC系统构建的实现方法。最后在800W的实验样机上实现了文中所提架构的交错APFC变换器,实验结果证实该架构是正确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功率因素校正效果。
小舍YZ 发表于 2017-8-22 15: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谢谢分享。。。。。。。。。。。。。。
zhangyukun 发表于 2017-8-31 0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SOPC的交错APFC变换器设计
4798345 发表于 2017-8-31 0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pga论坛|fpga设计论坛 ( 京ICP备20003123号-1 )

GMT+8, 2025-5-5 19:53 , Processed in 0.060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